二妃的传说

编稿时间: 2019-05-14 00:00 来源: 君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量:1次  字体:

二妃的传说,起源于屈原的《九歌》。两千两百多年前,屈原被楚王放逐苍梧,活动于沅湘、洞庭一带。据《巴陵县志》记载: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笃信鬼神而好祭祀,其祀九遣巫觋歌乐鼓舞以娱神。然而词多鄙陋,屈原乃作《九歌》,令人仍鼓舞之。“湘夫人”即舜之二妃。二妃为尧之二女,一曰娥皇,一曰女英,因称“帝子”。放逐中的屈原,做了不少调查,且研究了上古史料,对于舜与二妃生离死别的悲剧,寄于深切的同情,因而歌之以诗,乃至传诵至今。

舜的父亲,人称瞥叟,是个瞎眼老头。舜的生母早年出世,瞥叟继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还生了女儿叫颗首。后母与象非常贪婪,奸刁,看到舜娶了两个漂亮的媳妇,老丈人尧还送了许多粮食、牛羊作陪嫁,加上舜心灵手巧,种粟,捕鱼,制陶器,做木匠,经营生意,小日子过得很红火。于是,娘儿俩眼红了,心痒了,就串通瞎眼老头,处心积虑要害死舜。聪明的娥皇发觉后母与象在一起鬼鬼祟祟商量着什么,察知他们不怀好意,于是缝制了一件彩衣,彩衣上画有凤凰翅膀,叫舜穿在身上,然后再出门。有一次,当舜爬上仓顶,准备铺卢席时,象抽掉了楼梯,后母就在下边放起火来,烈火熊熊地燃烧,眼看舜将被大火吞灭,象却在下面手舞足蹈大呼救人,娘儿俩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正在这时,舜扇动五彩翅膀,笑呵呵地飞上了天空。娥皇、女英站在院子里向舜招手,舜翩翩然落在她们中间,三人相抱大笑。象和他娘气急败坏,恨得咬牙切齿。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第二天,象厚颜无耻地上门邀请舜去喝酒,说是庆贺哥哥大难不死。舜仍坦然不疑,穿了外衣,就要跟弟弟走。“慢着!”女英跑到夫君前说:“昨天烟董火烤的,浑身脏死了,你洗个澡再走。”象说:“咳,洗什么澡呀!弟兄们喝酒聊聊,讲究个什么?”女英鄙夷地瞪了他一眼说:“你哥哥上个有身份的人,带一身臭味去赴宴成何体统?再说,谁知道你家的酒会不会起火?”象的心病一下子让女英给捅着了,红着脸讪笑,很为尴尬。

女英领舜到浴室内,强迫他喝了一碗药,又洗了一个药草泡的澡,这才让他到弟弟家去赴宴。象和他娘做了很多菜,殷勤劝告,舜开怀畅饮,一连喝了几十升放了毒药的烈酒,说来奇怪,这烈性毒酒,舜喝了既不头晕,也没有中毒,弄得象娘俩干瞪着眼,不知所措。

象一直贼心不死。

舜辅佐尧干了二十多年。在这期间,无论治理万民,统兵作战,或是发展生产,都显示了超人的才干。尧对他深为满意,在自己八十二岁的时候,就把王位让给他。

舜即位主持国政后,实行了许多改革,废除了部落联盟议事制,按照当时需要,设置了国家职能部门,由自己统一指挥,各部门任命首长,形成了中央统治机构。此外,又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任命了“州牧”开会,公开研讨、分析尧帝时的经验教训和得失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刑法,规定贡赋制度,开创了最初的“法治”局面。

舜的这些改革却使尧感到不安,特别令他恼火的是,舜违反古制不说,他居然公开评论他的利弊,数典忘祖,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了;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舜支持货殖贩卖,城市、集镇勃然兴起,商业日趋繁荣。尧认为上古乃至他治世之时,人民安分守己,男耕女织,其乐融融,虽鸡犬之声相闻而人民老死不相往来,那种与世无争,怡名然自乐的民风多么可爱啊!而舜竟号召人民互通有无,争斤;较两,夺利争权。对这一切,他隐忍了八年之久,现再也忍不下去了,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怎么样除掉呢?于是,他想到了长子丹朱和很早就仇视舜的象。他把丹朱和象召来,策划于密室,协商了一个制舜于死地的阴谋。

象跑到舜家,说他要打一口井,请哥哥去帮帮忙。还说乐于帮助的,当即答应第二天去。

娥皇、女英在父亲尧退位后,经常去看望老人家,从父亲的言谈中,发现老人对自己的丈夫越来越不满意。而象与丹朱又过从甚密,现在象上门了,丹朱他们九个弟兄也出动了,看来忠厚的夫君又将遭到暗算了。为了预防万一,她们连夜赶制了一件画着龙的图案的内衣,给舜穿上。

第二天,舜穿着龙衣到象家去帮忙打井,井挖了好几丈深,快要出水,丹朱等人陆续从井底爬了上来休息,只剩下舜在下边淘井,象和丹朱等人一齐动手,往井里填土,忙忙乱乱填了两个时辰,把井填平了,他们掸冠相庆,以为舜已中计,永世不能翻身了。丹朱当即宣布:“我只要王位,其余统统不要”。他在耄龄老父尧的陪同下,到平阳宫接管大权去了。

象呢?他跑到舜家,召集全家人宣布:“所有舜的房屋、土地、牛羊、武器,包括两个嫂嫂,一切都归我所有了。”

娥皇、女英莞尔一笑,相应不理。

然而,舜并没有死,他在井下化成苍龙,从另一口井钻出来了。他迅即召集御林军,冲进平阳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尧及儿子丹朱,粉碎了这场变故。然后,他奇迹般地回到家里。象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上神仙下凡,浑身颤抖,跪地求饶,当然他不可能避免地遭到了惩罚。

尧在入狱的当晚,就中风南而死。舜不念尧之旧恶,仍按国君之礼,隆重地埋葬了他,所以,《竹书纪年》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所谓“尧舜神位”的真相就是如此。

过后不久,舜还是宽赦了象和丹朱。后来象和丹朱随同舜帝南巡,娥皇、女英深为夫君担心,不知会有什么意外。

她们在期待、焦虑和忧愁中打发日子。丈夫走了整整四个月,却杳无黄鹤。他们对丈夫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对他安危的忧虑也日甚一日。

仲秋八月,从平阳传来消息:禹王已派使者去江南宣谕旨意,任命舜为苗州牧,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回都。同时,听说禹王派兵封锁长江北岸。禹王这么做了,还打着替先王报仇雪恨的幌子,斥舜以臣弑君,大逆不道!

如同晴天霹雳,乍一听到这一消息,娥皇、女英被震蒙了。紧接着,禹王派来兵勇将虞地舜的旧居围个水泄不通,扬言为了保护“帝子的”安全。面对着一杀气腾腾的局面,姐妹俩抱头痛哭,当想到此生此世再不能与夫君见面,更哭得死去活来。情急智生,她们立即化妆,装成两个老年兵丁,偷偷走出宅门,沿着小河走进深山,然后折而向南,去追寻丈夫。

一路上餐风宿露,备受辛苦。穿过平原,进入山区,直抵现在的武汉。她们雇了船只,逆流而上,在巴丘靠了岸。

这里是三苗国土,他们沿途打听舜王去向。据一位苗民指点说,舜王曾在巴丘停留过,以后又上船到了洞庭山(即君山)。洞庭山就在湖中,站在巴丘岸上一眼就可望到。遥望茫茫烟波里一个翠绿小岛,真好象云梦泽国里一艘永不沉没的大船。

她们乘船向洞庭山驶去。船小浪大,船夫们奋力划桨,足足老半天工夫,才抵达彼岸。

天色已晚了,一轮红日,正向西边的满面缓缓沉下。她们走进一所大院,突然发现那里有数十名兵丁,不由大吃一惊。正在这时,兵丁们也看到她俩,跑来作揖并高喊:“拜见夫人。”显然,他们是舜的步卒。好似见到了亲人,她们的眼睛湿润了,禁不住泪水簌簌而下。

见礼过后,二妃问起舜王情况,兵丁们回答:舜王驾临苗地,枕戈待旦并准备厮杀的苗民们,看到舜王用槛车囚来了州牧带,就自动放下了武器。他们纷纷向舜王陈述带的劣迹,带假借向舜王贡赋的名义,对苗民巧夺豪取,敲诈勒索,害得苗民倾家荡产,卖儿鬻女,苦不堪言。官逼民反,苗民于是群起而攻之。舜王一听大怒,把带交付苗民公开议处,并宣布免除苗州三年贡赋,同时把带来的农具、陶器以及丝麻织品,发放给苗民。苗民皆欣然叩头致谢。舜王每到一处,广施仁政,解民倒悬,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听了这番报告,二妃稍放宽心,又问:“舜王现在驾临何处?”“舜王到苍梧去了”。一老兵肃立禀称,“临行前,命我等留守洞庭山,听候调遣,并说如果夫人跟踪寻来,可转告不用再往前去了,他很快就会回来与夫人相会的”。

她们高兴不已,就在这里等待丈夫凯旋归来。

一天又一天,她们满怀希望,诚若大旱之望云霓。

这天傍晚,一兵丁急急跑来禀报:

“启禀夫人,舜王他……”

二妃回头:“他怎么了?”

“他、他、他战死苍梧……”

“啊,”二妃大叫一声,霎时天旋地转,昏迷过去,摔倒在地。

原来,苍梧之麓,有恶龙霸占湘水之源,经常兴波作浪,时而泛滥成灾,时而赤地千里,苗民常有饥饿之虞。舜王闻此,乃率领兵卒与恶龙搏斗,奋战三昼夜,恶龙伏诛,舜亦精疲力竭而死。

二妃艰难地站起来,惨叫一声:“夫君哪!”嚎啕恸哭,血泪迸流,泪洒竹林,其竿尽斑。人们悉放悲声,风云为之变色,苍天为这欷觑。

二妃决定去苍梧寻夫君尸首,即使死了也得见上最后一面。她们乘船横渡洞庭,迅即南行,跋山涉水,来到苍梧,然而踏遍山山水水,仍不见丈夫尸首。相传,二妃寻找丈夫尸首时,中途遇到一个白发老翁引路相帮。她们每找一个山头,都用锄头挖一个大○,以示扑空。最后把九个山头找遍了,都没有。于是,九个山头都留下了○的标迹。此后,人们把苍梧改称“九嶷”,又称“零陵”,这是后话。却说这时二妃已彻底绝望了。她们怀着忧闷的心情,又回到了洞庭山,不久也郁郁而死。她们在天国里与丈夫相聚,于是,舜王和二妃都成了湘之神,他们被称为“湘君”、“湘夫人”、“洞庭山”便叫“君山”了。

为了纪念二妃,后人在她们的墓后山岗上修建了湘妃祠。湘妃祠白墙围绕,高耸飞檐。进门后穿过庭院,拾级而上,就可见到大殿中央所供的二妃神像。姐妹相依,亭亭玉立,翘首凝望前方,秀丽的脸上凝集着无限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