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闹
莲花闹,也叫“莲花落”、“莲花乐”,是我国古老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据君山本地人讲,最早流行地在君山团湖。莲花闹可上溯至唐代“佛曲莲花”,又称“散花落”。团湖地势低,常年遭水灾在外乞讨的人多,为求得施舍经常喊破喉咙,也很难引起施舍者的同情。有一打更的更夫,他将更筒劈成两半,分成两块竹板,修圆四角,形似莲花瓣,故名“莲花闹”。更夫边敲竹板,边啍唱小曲,很容易引起施舍者怜惜,既得到了食物,又保护了嗓子,于是,更夫就成了莲花闹的发明人。宋代开始在民间流行,丐者行乞时经常演唱。莲花落这一名称,见于宋代《五灯会元》:“俞道婆尝随众参瑯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其后,在明人的戏曲著作里,也出现了莲花落的曲子。明李开元所著《词谑》里,收有“醉太平带莲花落”一种,最后一句的衬腔为“理莲花、莲花落”。这时的莲花闹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乞丐要钱时所唱的歌曲。傅惜华在《曲艺丛论》中说:“莲花落原为民间清唱歌曲,后至嘉庆时复有取其演述故事之曲,则为彩爨之举。由歌者二三人分饰旦、丑两种角色。旦角为当时妇女之装束;丑角则着京剧之行头,面敷粉墨,载歌载舞,略如戏剧。而尤重于插科打诨,以资笑乐,名曰彩扮莲花乐。”
莲花闹这一民间艺术的鼎盛是在清代中期之后,团湖的莲花闹传到北京,那时北京有了演唱莲花闹的职业艺人,多次在民间花会上演出。道光年间(1821~1850),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描述了其莲花闹艺人的演出:“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黄报遍粘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光绪年间(1875~1908),慈禧太后曾数次召莲花闹艺人进宫演唱。20世纪初叶,莲花闹曾经三闯天津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刘鸿声看后给予了高度赞扬,至此,团湖的莲花闹名声大振,誉满大江南北。
莲花闹最早由一人演唱,用竹板伴奏。后来经艺人们的变革,吸收其他声腔艺术,出现了由多人合唱的,除一人主唱外还有一至二人帮唱,这些艺人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皮影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丰富了莲花闹的基本唱腔。说唱时以莲板或节子击拍。莲板是长约20厘米、宽8厘米,厚约半厘米的两块瓦状竹板;乐子是长约30厘米的条形呈齿状的竹片;节子是四块约3厘米宽、6厘米长的小竹片,也叫“碎子。”演唱者左手持莲板,右手持乐子或将节子托于拇指与食指之间,莲板一张一合,产生强烈的节奏,乐子、节子作为莲板的辅助,不停地拉拍、颤甩,边打边唱,丐帮有打莲花闹一说。
作为一种口头说唱艺术,莲花闹的题材内容相当广泛,或说唱历史、民间故事,或乞丐自编乞食段子,内容贴近民间生活,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有的莲花闹唱词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在句式上多为七字句,一般上句不押韵,下句押韵。四句一辙到底的站板腔则多为十字句。
见景生情,即兴编唱是莲花闹艺人的基本功。如“拐个变,磨个圈,这里有个杂货摊”等。也有针对行业、货物的唱词,如“小茴香,两头尖,出在四川峨眉山”等。词又分为夸口、劝口、花口。夸口即为逢人夸人,逢物夸物,逢事夸事,以求主人欢心,多讨要几个钱;劝口有正劝、反劝,正劝是劝人积福行善,其目的也是劝人施舍,反劝则是遇到吝啬人时,以言相激;花口是在一处唱的时间长了,便唱一些历史故事或生活段子。
近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抢救传统曲艺的大前提下,莲花闹开始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有的地方成立了专门队伍,打莲花闹也成为人民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而不再是乞讨为生的象征。
如今在本地流传的有这样一段莲花闹唱词:
要升官,切莫贪,谨小慎微把学问钻。上不顶,下不压,逢事吃亏三分又算个啥?要发财,莫胡来,拉拉扯扯下不了台。勤奋努力干工作,莫耍骰子莫打牌。
手莫伸,眼莫望,小心法律利剑悬头上。说话做事凭良心,夜半敲门你免受惊,清风两袖赛神仙,丹心一颗放光明呀,放光明!
莲花乐,哎!莲花乐,不耍到天黑就不回家,婆娘在桌上掺好了酒,幺儿在等我“吃粑粑”。嘿,要快乐,就学我,每天打两个莲花乐,心胸开阔宜长寿,成年不吃它一颗药呀一颗药!
莲花乐呀莲花乐,还要把党的政策夸:改革开放三十年,我这小日子过得蜜蜜甜,革命的酒儿天天醉,我做完文章就焖瞌睡,过日子赛过活神仙,我这心里真是乐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