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君民字〔2021〕17号
对君山区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第26号建议的
答 复
肖宇等五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社会组织需要政府扶持的建议》收悉,感谢大家对我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收到你们的建议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地方文明素养的体现。近年来,我区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工作在探索中稳步推进,特别是星星义工志愿服务团队在推进环境整治、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扶贫助困、帮残救孤、疫情防控等方面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好评。2020年我区星星义工协会、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被评选成为了全省第一批“十百千”示范社会组织;慈善总会荣获2020年度全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星星义工协会在省文明办牵头组织的全省公益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并荣获2020年“最佳精准扶贫奖”。
一是队伍日益壮大。全区各个系统、单位,如组织、团委、妇联、民政、城管、综治等部门积极培育和发展志愿者队伍,以星星义工、社区网格化服务为代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志愿者不可或缺的力量,全区范围初步形成了一张较为完备的志愿者网络。截止2020年底,我区“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334人,“志愿汇”平台注册380人,合计724人,全年服务时数超过2000小时,服务对象超过1500人。
二是领域有所拓展。志愿服务在原有助老助残、扶贫帮困、医疗卫生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同时,爱心捐赠、交通劝导、文明宣传等服务形式创新层出不穷,以星星义工为代表的志愿服务更是走向常规化、专业化。
三是形象不断提升。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亲情行动、婚姻调解现场,志愿者积极投身防控一线、主动捐赠钱物,化解问题儿童心结、关爱“三留守”人员、心里慰籍老年人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及较高的志愿服务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体现:一是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志愿服务团队呈现各自为战的状况,服务内容和服务资源存在交叉重叠;机关青年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志愿服务时间与业务工作时间容易产生冲突;专业化程度不够,志愿服务培训与志愿服务的现实需求不相匹配;服务项目品牌化不够,缺乏专职策划人员,不能实现社会效果最大化。二是要素保障不够完善。缺乏阵地保障,目前志愿者组织大多没有办公、聚会的场所;缺乏经费保障,目前各类志愿者组织在部分会员经费自筹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向各级机关单位募资,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缺少专职人员,指导开展志愿工作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三是服务氛围不够浓厚。舆论宣传不够有力,社会认同和知晓度还不够,“参与志愿服务、争当志愿者”的氛围还未形成;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呈现“灯下黑”的状况,参与志愿服务集体组织多于自发参与,基本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
三、整改措施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将志愿服务工作划归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股管理,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助推志愿服务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组织化运行机制,推动工作规范化。加快推进志愿者阵地建设,建立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确保专职人员从事志愿活动日常工作,推动各镇(办)、社区设立志愿服务站。全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建设,力争至2022年80%以上社区达到示范点建设标准。落实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增加志愿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活动经费预算。统筹志愿服务民间组织,做到对民间组织和活动有联络、有指导、有监督、有考核,深入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志愿者档案,推动组织科学化。建立志愿者队伍数据库,梳理志愿者各项信息,统筹安排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和地点,避免单个志愿者因频繁投入志愿服务影响日常工作,实现活动发布有针对性、参与人群有积极性。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做到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让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成为志愿者的重要力量,力争至2022年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3%。
三是健全培训制度,推动服务专业化。做好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培训,对培训对象与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对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礼仪、志愿服务宗旨等相关内容培训;对于一般成员则在基本知识培训基础上,加强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同时依托志愿者协会,邀请专业人士介绍经验、分析案例,结合观摩考察等形式,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志愿服务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真诚希望你们对我局以后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1年5月21日
承办负责人:冯广兴
承办人及联系人电话:曾利群 0730-8172139
扫码关注
君山微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