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留住乡村优秀教师的建议》已收悉,现根据我区实际就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一、关于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匮乏,
对这个问题,君山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早已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补充。近三年君山区共招聘教师66名,选培师范生27名,新招聘教师和师范委培毕业生全部统筹安排在相对偏远薄弱乡村学校任教。2016年3月,区教育局又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四海揽才计划教师招聘,为区一中招聘短缺学科教师4人,并拟于暑假继续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同时恢复了2013年一度中止的委培招生制度。从而从源头上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优质教师比例。
第二,交流。近三年我区共计组织骨干教师232人次到薄弱学校援教,每个乡镇规模学校都安排有专任教师到偏远学校走教,促进了师资均衡。2016年1月,我区正式出台了《君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通过制度和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确保了城乡优质师资配备的动态平衡。
第三,培养培训。完善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创新“教师点餐”、送培下乡等培训模式,轮训教师9032人次。目前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小学教师学历拔高率89%;初中教师学历拔高率76%。100%的在职教师都取得了普通话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而乡村学校教师历来是各级各类培训的主要群体。同时,我区还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享受政府津贴教师、乡村最美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课改标兵”评选向乡村教师倾斜。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关于乡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
你的分析非常中肯。为确保队伍稳定,目前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政策留人。2016年5月区教育局代拟了《君山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细则》,目前已进入办文程序,以期通过政策保障,逐步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形成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二是待遇留人。贯彻落实省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制度,2015年11月,完成了全区752名乡镇教师和月补贴标准的核定,并按要求于2015年12月全部发放到位,共计发放资金326.242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政策,一是按省文件精神争取为边远村小174名教师月人均增加100元补贴,全年合计19.58万元;二是根据2015年9月9日市委常委王瑰曙君山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对特别艰苦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由区财政配套资金月人均再增加100元,全年合计195800元。
三是条件留人。抓住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初中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公办幼儿园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省“两项督导评估”等发展契机,竭尽全力提升乡村学校基础建设水平。坚持高标准配套、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使用的原则,切实加大了乡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力度;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大大加快;添置学校文体器材、实验仪器,为师生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素质特长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乡村教师特别是新进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四是感情留人。每年春节、教师节,区领导都深入乡村学校走访慰问教职工。学校行政对外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关爱有加。同时,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团区委也经常开展一些诸如金鹗杯教学竞赛、教职工排球赛、青年教师联谊等活动,不但丰富了教师生活,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十三五周期我区还计划逐渐把师范委培作为教师补充和师资储备的主渠道,通过地缘关系稳定教师队伍,助推教育发展。
关于优秀生源大迁徙,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因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公平评价,影响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大课题。对此,我们会尝试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促使地气回暖大雁南归;也会进一步健全评价机制,给乡村学校教师工作给予更多的肯定。当然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爱岗敬业,以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感谢你对君山教育的无私奉献,并请你一如既往立足发展,关注君山教育,对区域教育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顺致
教安!
二〇一六年六月十六日
承办负责人:谢冬荣
承办人及联系人电话:吴孝祖 13975060179
扫码关注
君山微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