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教复字〔2020〕05号 A 类 同意公开
对君山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
答 复
葛佳慧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区认真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要求,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创新方法,真抓实干,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成效明显。许市镇黄金小学的国学教育和耕读文化、西城楼西小学的手工制作、空竹、良心堡中学的剪纸、许市镇中心小学的孝道文化、君山中学的孝亲敬长教育活动、钱粮湖镇中学的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等颇具特色。具体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及早部署,有力推进我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通过下发年度德育工作要点,组织专题调研,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会,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等方式,有效地推进了我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久深入开展。二是学习先进,借鉴经验,有效推进我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在全区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走进校园,特别是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各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校通过精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师生书画作品、喷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宣传板以及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走廊等方式,有力地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力,使传统文化校园环境氛围初步形成。四是整合队伍,提高素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人力保障。一方面,组建好校内的教育队伍,在在职教师中精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业务能力较强、热心传统教育的教师,作为骨干队伍,分主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整合文化部门、老科技工作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社会教育资源,为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铺垫。五是创新载体,丰富内涵,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搭建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君山小学积极开辟的“第二课堂”,以“养花育人”为主题开展活动;楼西小学以少年宫为依托,设立“四点半课堂”,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并受到主流媒体推介;黄金小学的国学堂、农耕文化园活动开展卓有成效;每两年组织一届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充分展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2.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3.坚持开展经典演讲、诵读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性的读书节活动等。六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开展。目前,我区各校结合“一校一品”的特色立校创建工作,推出各校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重点项目,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涌现出了一批成效显著的学校。为实现区域整体推进的目标,我们采取了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办法,一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典型校的表彰与宣传,并以典型校现场会的形式向全区中小学传经送宝,另一方面先进校与后进校结对,整体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教育部2018年颁发的新版《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根据当前工作不足,大力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师资培训。我们计划在未来的两年内,分层次、分批次组织教师到省内各知名先进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进行深造学习,有效提升我区德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校园奠定基础。二是加大投入。为了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我区将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加大在本项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并充分发动社会热心人士进行捐资助学,落实好专项资金,为本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育内容,通过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活动、经典阅读活动、“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举办读书节、演讲朗诵比赛、征文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并以此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四是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优势,将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社会,形成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持久开展,让传统文化教育遍地开花结果,为君山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也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起合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全区少年儿童重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教师爱国、敬业、诚信、勤俭、知道感恩、乐于助人、谦让宽容和自省自律等良好品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进校园、落地生根。
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4月17日
承办负责人:杨嘉勇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王章忠 13786016808 0730-8155003
扫码关注
君山微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