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君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 2021-08-23
浏览量: 918 | | | |

政协提字[2020]22号

对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

王文祥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六门闸风干鱼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提案站位高,契合了君山长远发展实际;提案也接地气,是推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产业振兴,拥有知识产权的产业是最佳载体,结合我区功能定位,打造地标产品是实现知识产权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8年开始,我局着手将优质农产品打造为地标产品,以此实现产业振兴、乡村发展,六门闸风干鱼就是载体之一。

一、把握功能定位,精准开展知识产权大创造。2018年3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我局牵头,出台了君山区关于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申报君山小龙虾、六门闸风干鱼等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为地理标志商标的工作规划,并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储存一批思路,建立了君山芦笋、许市脐橙、君山大米、君山辣椒、君山甘蓝、君山湖藕等地标产品培育资源库,搭建了产品培育梯队。2020年,根据机构改革实际,将商标品牌战略适时调整为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明晰以地标产品作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富裕。2020年,我局将君山小龙虾、六门闸风干鱼和君山芦笋三件地标收入囊中,三类土产品从此披上了地标产品的金外衣。

二、推行“四个统一”,科学开展知识产权大运用。为使地标产品价值最大化,我局归纳其运用的内在规律,推出以“四个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工艺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宣传用语统一)为核心的提质运用。统一六门闸风干鱼技术标准,将六门闸风干鱼传统工艺归纳为选材、打鳞、解剖、去杂、改刀、腌制、清洗、风干和包装等九道标准工艺,细化工艺要求,凡入六门闸风干鱼协会的会员必遵此工艺和授权使用许可;统一风干鱼包装标识,严格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经反复比对研究,打造了六门闸风干鱼的统一包装;以龙虾节为契机,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了君山小龙虾和六门闸风干鱼的统一宣传用语;坚持文旅商结合,做好实体展示,自筹资金建设了地标产品展示店;突破传统销售局限,开辟直播带货和跨境电商经营,举办了多期六门闸风干鱼等地标产品直播带货培训,并进而打造了六门闸生态渔村乡村游线路。地标产品运用的广角度、深层次为六门闸风干鱼实现了质量、销量和知名度同步提升,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六门闸风干鱼产值和附加值分别提升50%、30%以上。在2020年禁捕退捕政策之下,地标产品六门闸风干鱼更是为上岸渔民的就业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51户上岸渔民有了崭新的生活。与此同时,我区2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六门闸风干鱼等地标产品生产经营成功脱贫。

三、坚持未雨绸缪,高效开展知识产权大保护。坚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同时,我局多方联动强保护。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相结合。宣传引导促意识提升。为树立市场主体品牌意识,我局邀请长沙知识产权机构上门服务,一对一指导,树牢品牌意识、增强保护能力。部门联动强保护效能。我局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长效机制,并强化部门协作,用好联动机制,指导协会加强管理,确保地标产品品质得到保障;日常监管中,对六门闸风干鱼等农产品原料和农产品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追溯产品源头,对有损六门闸风干鱼等品牌形象的,进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六门闸风干鱼等地标产品美誉。

四、助力兴农强农,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地标产品六门闸风干鱼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是我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现在的六门闸风干鱼不再是简单作坊式、散户式经营,它所承载的以六门闸风干鱼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使命迫切要求其扩大产能、完善配套。为此,我局已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报告,建议以六门闸风干鱼带动我区翘白、桂花鱼的规模化养殖,提升特色农业品质;完善六门闸风干鱼的加工专区,建设六门闸风干鱼文化广场,升级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君山区十四五规划也已明确,打造和巩固六门闸风干鱼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六门闸风干鱼产业;建设一批绿色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利用5年左右时间,力促六门闸风干鱼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我局深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六门闸风干鱼产业必然不负乡村振兴使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感谢您们长期以来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3月17日

主办单位: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岳阳市君山区数据局 网站联系电话:0730-3312345 湘ICP备11019943号 湘公网安备43061102000318号 网站标识码:4306110001
  • 扫码关注
    君山微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