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实施方案
来源:君山区政府办   日期: 2025-04-08
浏览量: 47 | | | |

  为聚力攻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地支撑和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攻坚目标

  服务效能、降本减负、执法规范、权益保障全面强化。制度性交易、融资、用能、用工等企业综合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力争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13.5%左右;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联码督查”实现全区全覆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力争达90%以上,确保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攻坚任务

  (一)着力优市场促公平

  1.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监督保障,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举报处理等机制。推进政府合同规范化管理,把好政府合同“起草关”“审查关”“履行关”。深化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整治政府采购“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分季度开展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工作。协助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反垄断监管执法,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针对中小企业的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垄断行为。(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司法局、区发改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优化准入退出。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探索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积极配合省级、市级部门推动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办理。深化破产府院联动,妥善处理破产工作中税务办理、不动产登记、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难题。(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税务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机制,抓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六个一”工作,落实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和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推进基础设施等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加快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加快城乡客货融合发展项目正式运营,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引进和培育电商企业,打通乡镇特色农产品上行渠道,扩大君山农特产品销售份额,打造“君品君山”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省优化营商环境平台,健全完善多层次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和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家沙龙、政企早餐会等活动,优化“接诉即办”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政府服务“靶向对接”,打造问题诉求“一站式”解决模式,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浓厚氛围。培育壮大民营企业,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加强正面典型宣传推广,强化舆情引导,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区发改局牵头,区政府办公室、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工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工商联、君山产业开发区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着力优法治稳预期

  1.强化法制保障。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条例》《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宣传贯彻,开展普法宣传进机关、进政务窗口、进园区、进企业、进党校课堂等系列活动,加强城乡公共场所及企业、工业园区的普法阵地建设。积极争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先行先试,带动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持续抓好省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工作。(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加强政策统筹。加强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在评估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时,充分考虑是否衔接相关领域现行政策、是否听取经营主体意见、是否违规增加经营主体义务、是否设置缓冲期等因素,防止和纠正不同部门政策“合成谬误”。加强行政复议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工作,纠正超越职权和违反上位法的地方文件,确保各级政策同向发力。(区发改局、区司法局牵头)

  3.规范执法检查。制定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持续开展“营商清风101”专项行动,开展涉企“三乱三多”问题专项整治,整治趋利性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动态监测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及时予以纠正。严格控制对同一市场主体实施的行政日常检查次数,规范实施跨部门联合检查。除根据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和问题线索开展的靶向监管外,全面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推行“扫码入企、联码督查”,优化产业开发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建立现场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机制,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联网监督整改。(区司法局牵头,区人民法院、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君山产业开发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区直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4.加大权益保护。做好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和违法“查扣冻”监督,重点整治以刑事手段插手干预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不通知当地公安机关私自异地办案、超协作范围随意抓人扣物等违法违规行为。探索网络治理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纠正通过“网暴”等手段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等违法行为,努力实现涉企案件立案、审理、执行的周期较前一年下降15%。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力争创建“湖南省规范化调解组织”。(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区工商联、区贸促会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着力优要素强保障

  1.强化要素支撑。做好“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试点工作,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保障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聚焦第一资源,引育并重抓优人才发展,扎实推进君山人社“五大服务体系”建设,争建1个国家级、申报7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进“家门口”就近就业,推进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打造就业服务“15分钟服务圈”。加大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供给力度,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优化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孵化基地补贴流程,降低发放条件。引导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培训指导,防范用工风险,依法处理劳动纠纷。强化供电可靠性基础管理和电压质量管理,为全区企业生产提供稳定充足的能源保障。(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人社局、国网君山区供电公司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优化金融服务。配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牌照”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壮大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强化银行信贷信息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开展信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支持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信贷产品。探索中小企业应急转贷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直接展期、续贷。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和应急转贷资金,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促进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支持。(区政府办公室、区财政局、区科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税务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推动降本增效。推进降低水电气价格和物流成本改革,优化水、电、煤、气等资源性产品交易和供应制度。严格执行分类销售电价政策,合理调控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电价交叉补贴规模,推广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优化企业用电方式等措施,降低企业综合用电成本。通过探索园区基本水费与污水处理费分离模式等措施,降低企业用水成本,集中精力做好国家级“零碳园区”创建申报工作,启动实施“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以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产业培育为抓手,全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协调市发改委做好配气价格核定工作,鼓励用气大户开展“自购+代输”直供模式,降低企业综合用气成本。推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大力推进荆江门码头和物流园产业园建设,实行公铁水一体化、智慧化管理运营,提升多式联运水平,力争打造全市物流低成本洼地,加快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区发改局牵头、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君山产业开发区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着力优服务增便利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应用省“一网通办”和“湘易办”平台,根据“应上尽上”原则落实省定及市定任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不断丰富拓展增值化服务内容,探索更多君山特色事项,多维度开展“走流程”和效能分析。全面梳理区镇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制证清单”,逐步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实现高频事项办理“两个免于提交”。拓展无证明城市应用范围,加强电子材料共享力度,减少企业群众办事负担。(区数据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各镇、街道按职能分工负责)

  2.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依托“湘易办”“岳商通”平台建立惠企政策集中统一发布机制,提炼政策扶持对象、实施范围、额度标准等要素,智能比对政策要求与经营主体类型,实现点对点精准推送。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全程网办、免申即享。(区科工局、区财政局、区数据局牵头,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住建局、区统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广体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等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

  3.加强中介服务监管。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加快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监管规则,强化对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全过程管理,促进其诚实守信、依法履责,严格查处资质资格借用挂靠、出具虚假证明或报告、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湖南省中介服务超市管理运行办法》,引导符合从业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坚持便民、就近原则和“谁委托、谁付费”,依法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动中介服务超市向“湘易办”移动端延伸,提高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采购交易效率。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并在一体化政务服务等平台公开发布评价结果。(区数据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

  4.提高企业服务质效。落实“两重”“两新”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常态开展“走找想促”活动、“送解优”行动。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活动。各级各部门严格遵守本单位党员干部“守底线、防风险,以正确方式履职用权”正负面清单。创新产业链招商新模式,在重点节日开展大走访大慰问大招商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湘商回归”行动,以乡情乡音为纽带,吸引广大乡贤投身家乡建设。(区发改局、区科工局、区商务局、区数据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工商联、区贸促会,各镇、街道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着力优信用重承诺

  1.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各级政府作出招商引资承诺的前置程序,明确审查主体、方式、流程和审查重点内容等。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平台开展政府合同履约智能化管理,动态监控付款进度、办结时间等关键节点数据,实现签约及时录入、履约全程监管、异常预警提醒、违约失信记录的闭环管理。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等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开展信用信息归集百日攻坚行动。依托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市大数据总枢纽,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住房公积金、行政管理、水电气费缴纳等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并向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量共享。扎实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信用综合评价,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信用水平的企业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区发改局牵头,区人民法院、区数据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司法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落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长效机制。高效排查化解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全面完成清欠专项行动任务。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投诉线索受理办理力度,探索构建“连环债”清偿机制,加力整治拖欠企业账款。健全法规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管理和政府投资资金预算管理,严防新增拖欠。(区政府办公室、区科工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发改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成立环境优化提升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候选人赵超任召集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易耀文、区数据局局长包玲颖、区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主任龙志亮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数据局、区科工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文旅广体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审计局、公安分局、区税务局、生态环境分局、区工商联、区贸促会、君山产业开发区、国网君山区供电公司、区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各镇(街道)、场。专班办公室设在区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主办单位: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岳阳市君山区数据局 网站联系电话:0730-3312345 湘ICP备11019943号 湘公网安备43061102000318号 网站标识码:4306110001
  • 扫码关注
    君山微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