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君山区文旅广体局 浏览量:1次  字体:
索引号 43060018112/2025-2270981 发布机构 君山区人民政府 文 号
统一登记号 未知 信息状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未知 公开日期 2025-02-17 10:34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2024年,君山区文旅广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总揽,全力促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在推动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2024年亮点工作计2025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24年亮点工作总结

  (一)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以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在岳举办为契机,积极推进江豚救助科普展示基地、鸟语林片区、麋鹿苑提质升级、君山1959(永盛油脂厂改造)、采桑湖观鸟小镇、濠河国际垂钓中心、江豚湾生态修复(江湖露营基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其中,全国首个“江豚IP”湿地科普互动体验项目--“微笑绿洲”生态露营基地火爆运营,成为岳阳市民周末聚会、休闲、体验的好去处,“文旅+周末经济”模式初显成效。二是做好争资争项。编制文旅招商手册,向外发布了江湖之间打卡地、岳阳市体育产品生产交易中心等14个文旅招商项目。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截至目前,共争取到上级资金5670万元,其中,体育公园二期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100万元,江豚湾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国家专项债3000万元,体彩公益金1570万元,创历史新高,为文旅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二)文体活动成就突出。一是创新开展村晚活动。采取“政府搭台,村民唱戏”的形式,唱响“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村晚文化品牌,让以前一场戏只有固定的演员和百余名观众,到现在每场有上百名村民参演,现场观众平均达到2000余人,从送文化有效转变为种文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在各乡镇开展14场村晚活动。二是稳步开展文物普查。启动了君山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利用无人机航拍、RTK(卫星定位测量仪)定位等先进的科技技术对全区47个文物点进行摸底、复核,有效促进文物与科技的融合。三是激发群体活动热情。举办了重阳登高节、全国中老年友好城市篮球邀请赛、“农垦杯”职工乒乓球赛等一系列群体赛事,大众体育热情持续高涨;2024年实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镇村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居全市前列。

  (三) 文旅融合成果累累。一是品牌创建更加响亮。指导虹宇生态园成功申报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成功申报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江碧水”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廊道成功创建省精品廊道,马拉松赛道成功评为“2024湖南省(十佳)最美潇湘步道”。二是研学旅游蓬勃发展。开发了岳阳市“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明研学等五条研学线路,吸引以北京市第五十四中、湖师大附中为代表数批学生来君山开展“我的碧水行”生态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共接待研学团队8万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近1200万元。三是宣传推广效果突出。邀请湖南卫视《去湘当有味的地方2》栏目组两次来君开展拍摄美食旅游类节目,节目播出后累计热搜99个,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累计报道25次。四是节会赛事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2024岳阳马拉松、第十一届油菜花节、第三届草莓采摘节等活动,岳马期间,共有1.3万余名跑者参加,累计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在节会带动下,我区2024年实现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1.4%;旅游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8.4%。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存在滞后性。目前,君山区现使用的专项规划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定位上不够明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无法有效满足如今的发展需求。

  (二)文旅资源挖掘不深入。君山区的生态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利用,各景区景点也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文化旅游景点虽然较多,但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够,引爆点不多。

  (三)文旅产业发展不均衡。君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六大产业要素的发展极不均衡,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一是旅游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星级标准宾馆酒店少,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二是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很少,规模、档次一般,更缺乏相对集中的旅游产品销售场所。三是文化旅游娱乐主要以休闲茶艺、KTV、茶楼等为主,不能满足旅游娱乐方式多元化的需求。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抓住大会机遇,推动君山发展。一是推进观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江豚救助科普基地、麋鹿苑提质升级、鸟语林片区、君山·1959改造等省旅发大会观摩及配套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二是办好一批节会赛事。着力举办好2025岳阳马拉松、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芦苇艺术节、油菜花节、荷花节、观鸟节、黄茶文化艺术节等一批传统文旅节会和国家级赛事,丰富旅发大会内容。三是创建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君山区社会共建共享方案,围绕“办会兴城”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共建共享工作,进一步提升君山区旅游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君山文旅业态品质。

  (二)深挖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引领。邀请专业公司编制出符合君山农文旅体融合的规划,推动君山“农文旅体”深度融合。二是加强文化资源挖掘。深度挖掘君山江湖文化、廉(莲)文化、农垦文化、红色文化,创作“君山故事”;积极申创1到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实现君山区国保单位零突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和非遗传承人培养体制,大力宣传君山银针制作技艺、高山田歌“啰啰咚”、柳毅传书等非遗文化品牌。三是持续擦亮文旅招牌。聚焦“生态休闲运动”主题,持续培育和发展民宿、康养、垂钓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积极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乡村旅游精品营地1个和星级民宿1个,打造一流文旅品牌名片。

  (三)打造特色亮点、培育新型业态。一是打造农文旅体融合示范点。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强化文旅赋能意识,在G240、柳毅路、旅游路、安保大道沿线,有计划地推进农业采摘基地,打造成全市农文旅体融合示范点,建设智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研学游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全面发展。二是积极培养新业态。培育“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品牌,提升高端接待能力,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生态研学游、医药康养游、乡村休闲游、户外露营游等新业态,加快更多文旅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发打造,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打卡”、消费“扫码”三是加快市场化运营步伐。加快景区市场化运行步伐,积极推进青萝文旅实质化运营;深化体教融合和全民健身有机融合机制,探索公共体育市场化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