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18年1—4月生猪和猪肉市场运行情况专项分析

来源: 岳阳市商务粮食局 浏览量:1次  字体:
索引号 jslsj/2018-1360882 发布机构 商务粮食局 文 号
统一登记号 未知 信息状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05-31 公开日期 2018-05-31 09:57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今年春节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出现较快下跌,目前猪粮比价已跌破盈亏平衡点,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现将其走势及变化原因分析如下:

一、今年1月—4月生猪和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元月份到2月初,生猪的平均出栏价格由15.39元/公斤下跌至13.6元/公斤,跌幅为11.6%;2月中旬起,生猪的平均出栏价格单边下行,由13.6元/公斤下降到3月份的11.03元/公斤,跌幅为18.9%,同比下降34.31 %,土杂猪的价格低至10.4元/公斤。4月份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跌,据调查,目前土杂猪出栏价格已下跌至8.6元/公斤,良种猪的出栏价格下跌至9.4元/公斤,分别下跌17.3%和14.8%,目前生猪出栏价格较今年初已下跌38.9%。

相比生猪出栏价格超38.9%的跌幅,猪肉批发、零售价格则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累计跌幅明显低于前者。从批发环节看,元月份我市生猪批发均价为21.5元/公斤,环比下跌0.37%;2月份尽管有春节消费旺季,猪肉批发均价仍下跌至19.25元/公斤,环比下跌10.47%;3月份下拉至16.56元/公斤,环比下跌14%;4月份下跌至15.4元/公斤,环比下跌7%。从零售环节看,元—4月各月,猪肉零售价格分别为28元/公斤、27元/公斤、26元/公斤、24元/公斤,猪肉零售均价下跌明显滞后于批发价格,且下跌幅度较后者小。目前我市个别地方猪肉零售价格仅为18元/公斤。

二、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分析

我们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明显下跌,主要与生猪产能快速扩张、春节后集中出栏、猪肉需求减少等因素有关。

首先,近年来生猪产能快速扩张,猪肉供应充足。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生猪养殖效益较好,很多养殖企业纷纷调整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生猪产能逐渐释放,市场供给明显提升,填补了环保限养导致中小散养户被淘汰所减少的市场份额,由此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对生猪价格走低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受母猪繁育性能提升、仔猪成活率上升、出栏肥猪头重增加、屠宰率提高等多重因素叠加,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猪肉市场供应量也随之进一步增加。

其次,生猪集中出栏加剧了市场短期供过于求。春节前是生猪供销旺季,养殖场(户)选择此时间集中出栏,但今年春节前低温雨雪天气影响了生猪贩运流通,部分养殖场(户)生猪出栏推迟半个月以上,造成节后肥猪集中出栏。由于养殖户卖跌不卖涨心理,春节前压栏惜售的生猪也纷纷抛售出栏,加剧了生猪市场短期内供需失衡,造成猪价大幅下滑。此外,屠宰企业受消费不振影响,人为压缩屠宰量、压低收购价,加剧了猪价下跌。

第三,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和春节后消费淡季导致猪肉需求明显减少。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习惯、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以前的猪肉消费为主转变为牛羊肉、蔬菜消费,猪肉消费比重不断降低,消费需求减少,而替代品消费需求增加。特别是春节后猪肉市场进入阶段性消费淡季,对生猪价格支撑较弱。

第四,进口猪肉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我国生猪市场也造成影响。据报道,2017年我国进口猪肉达121.68万吨,为历年猪肉进口量次高位,按照出栏体重110公斤、生猪屠宰率75%换算,相当于进口1478.8万头生猪。进口生猪产品平均价格每公斤低于国内市场3—4元,对国内生猪和猪肉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第五,目前生猪价格仍处于周期性波动下降阶段。从近15年生猪价格波动比较来看,猪周期一般为3—4年,平均下降期约1.5—2.5年,且下降期呈拉长趋势。最近一轮猪周期从2014年5月开始,到2016年5月达到最高点20.76元/公斤,之后生猪价格进入下降周期,截止今年3月已下降22个月。按照生猪价格波动一般规律来判断,目前生猪价格仍处于周期性波动下降阶段。

三、后段生猪和猪肉价格走势预测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今年生猪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供应仍将保持充足状态,不过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环保禁养限养政策趋严等因素会对生猪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随着春节储备猪肉逐渐消费完毕,以及“五一”“端午”等节日临近,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饲料价格上涨对生猪价格走势形成成本支撑,3月末全国玉米、豆粕平均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为2000元、3179元,分别比年初上涨7.5%、5.5%,比去年同期上涨16.3%、5.8%;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拟对美国进口猪肉及副产品加征关税,有利于减少进口猪肉量和国内市场供给,稳定国内市场价格。

考虑到目前生猪价格已跌破成本线,且为2012年以来价格最低点,预计近期生猪价格继续走低空间有限,后期将呈弱势趋稳、有所回升的运行态势,但累计涨幅仍低于累计跌幅,全年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去年。

四、稳定生猪生产的建议

1、健全生猪和猪肉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目前中小规模养殖户、散养户仍占较大比重,对养殖收益判断大体上是跟随价格走势和行情变化,往往造成生猪价格上涨时一拥而上,价格下跌时一哄而散。因此,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变化情况,加快完善覆盖整个生猪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跨部门数据关联比对分析和信息资源整合,多渠道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发挥监测预警信息对生猪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养殖户合理出栏和均衡上市,提升生猪市场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

2、减少中间环节,完善生猪产销衔接机制。支持生猪产销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引导生猪养殖场、定点屠宰厂、猪肉零售端直接对接,减少生猪运输、交易等中间环节,引导整个产业链条合理分配利润,避免养殖端亏损加重而零售端利润增加的现象出现。鼓励规模养殖场(户)与大中型超市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生产和供应,提高经营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有关部门要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污染治理等方面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引导散养户生猪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结构调整,积极维护生猪价格的稳定。

4、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保险制度。把生猪保险作为支持养殖业的重要手段,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生猪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把无害化处理作为生猪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避免病死猪低价进入黑市或随意丢弃,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